「代表字可以連選連任」
歲末年初,各國媒體應景都在徵求年度代表字,為推陳出新,也都言明請避免與先前重複,不過2024年真會萬象更新,而與2023年不同嗎?
今年開春,在1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即出版一本內參討論資料,12人集體創作,名稱冗長拗口,Geoeconomic fragmentation and the future of multilateralism(地緣經濟的碎片化及多邊主義的未來),依IMF往例,此種文件必然暗藏玄機。
我在2月4日的一場演講即指出,名稱前段談的是全球化的衰退,後段則暗指美元獨尊的地位將受挑戰,凡是細讀該文件者,也都會同意這種說法,而今年國際經貿的動態也大致依此脈絡發展。
可能因我曾多次強調,11月間台積電(2330)劉董事長演講時表示「陳冲將去全球化稱為fragmentation,是較恰當的說法」,哈!我不敢掠美,這典雅而又隱晦的措辭,其實是IMF的傑作。
及至12月11日,國際貨幣基金第一副總裁高萍娜(Gopinath)在國際經濟協會專題演講,主題居然是「Cold war II?Preserving cooperation amid Geoeconomic fragmentation(第二次冷戰?地緣經濟碎片化中保持合作)」,眼熟的「地緣經濟碎片化」又再浮現,去全球化更與冷戰沾上邊,但又期望各國顧全大局保持合作。
高萍娜開宗明義指出,以國家安全為名的友岸外包(美)、去除風險(歐)、自給自足(中),稍一不慎,都可能翻轉30年來的和平、整合,以及使數十億人脫貧的經濟榮景,而吾人也承受不起再一次的冷戰。IMF擔心若全球供應鏈因兩大集團對立而碎片化,成員國及不結盟國家又因應無方,全球GDP損失將高達7%。
如何解決?高萍娜以無奈口吻提出三項原則,希望避免最糟情境,包括追求共同利益的「多邊」共識(例如氣候變遷、糧食醫藥的流通)、布局有助整合的「複邊」安排(例如CPTPP、AfCFTA)、節制「單邊」政策舉措以避免扭曲市場功能(例如補貼、貿易報復),從IMF的建議,也可想像此國際組織心焦如焚卻一籌莫展的窘態。
從已鏖戰數年的中美貿易戰,乃至近年的晶片戰,對財經學者而言,其實是極尷尬的場面,因為渠等原深信不疑的自由貿易、比較利益理論,都受挫於地緣政治的考慮,有如念了許久的經典教科書,突然換了新課綱,有點無所適從。
過去五年,對資本及商品自由流通的威脅日增,依IMF統計,類似貿易限制的措施,已由2019年不足千件,劇升至3,000餘起,碎片化引申的成本自然相當可觀。
從年頭到年尾,可以看出碩學專才如雲的IMF,對全球化、自由貿易並未忘情,「但是又何奈」,在地緣政治的現實下,推出不少充斥徬徨、茫然的研究成果,不變的是,文件、出版品、或講詞中,屢屢出現地緣經濟碎片化的字眼,如果說Geoeconomic fragmentation(地緣經濟碎片化)是2023及2024的連選連任關鍵代表字,應不為過。
就在高萍娜於世界經濟協會演講後兩天,網路傳來中國大陸有愈來愈多的機關或企業禁用蘋果或三星手機的消息,這顯然是美國在近年貿易戰或科技戰奇招盡出,對北京有不少啟發,但這些unilateral policy actions(單邊政策行動)正是國際貨幣基金希望各國能自制的部分,至於多邊(multilateral)、複邊(plurilateral)的其他兩項解方,以台灣目前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等欲入無門,IPEF(印太經濟架構)根本無緣的情況,大概也不容奢望,看來「地緣經濟碎片化」對台灣的殺傷力還真不容小覷!
(本文刊載於 2023-12-25 經濟日報)